《稻草人》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多音字“俩、落”。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链接: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预习检测:1.我会自觉把课文读三到五遍,并勾画出生字新词。2.比一比,再组词。褐()耕()懒()甸()喝()耗()赖()句()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谷穗(suìshuì)懒怠(dàitài)娘儿俩(liăngliă)尽管(jìnjĭn)干瘪(biěbiē)落枕(làoluò)4.本课我学到并积累的词语有:设问导读:1.再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给同桌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达标检测:一、辨一辨,填一填。带戴穿衣()帽一衣()水()领拥()褐竭渴喝()色()力()望()彩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再用填进去的关联词语各造一个句子。1.()稻草人急得要命,使劲摇动扇子,()老妇人不懂得他警告的意思,一步一步走远了。2.()音乐能给人们美的享受,()我每天总要欣赏一段音乐。三、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1.老妇人脸上的皱纹,倒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2.能理解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能对此作出自己的评价。预习检测:1.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动手画上横线。2.找出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并想一想他感情变化的原因。合作探究: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1.课文主要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形象?2.再读课文,把能体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和心地善良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书感受。3.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你喜欢稻草人吗?谈谈自己的理由。达标检测:1.课文中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过程是()。A.痛心—着急—惊恐—焦急—高兴B.高兴—着急—惊恐—焦急—痛心C.着急—高兴—焦急—痛心—惊恐2.什么情况下稻草人替他的主人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什么情况下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文章后,你觉得这是一个()的稻草人;这是一个()的老妇人。5.展开想象: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抓住稻草人的特点,想象它所看到的、想到的去写)拓展练习:最棒的玉米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衣的玉米说:“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收获那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把他摘走。“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大好,没注意到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最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走这个棒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婆婆也没有来过,棒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直到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躯体快要腐烂了,我真是自作自受啊!”他绝望,他悲痛,他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不知不觉,一屡柔和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