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第2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赵州桥的美观。2、总结全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赞叹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入。1、用关联词连句练习。①这座桥坚固。②这座桥美观。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学生齐读这句话。3、师:这句话就是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同学们用——把它勾画出来。二、品读词句,感悟美观。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汇报反馈:承上启下3、师小结:这句话告诉我们,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写的是赵州桥坚固的特点,接下来要具体写赵州桥美观的特点了。板书:美观。4、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完成练习。赵州桥之所以美观,是因为。5、指名反馈。(赵州桥之所以美观,是因为赵州桥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6、教师追问: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主要是什么?(学生答:龙)是的!而且这些龙姿态万千,雕刻得栩栩如生,请同学们再读第课文第3自然段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这些龙的姿态。7、指名反馈: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龙的画面?(学生集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8、拓展想象,说一说其他龙的姿态。9、教师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许许多多精美的图案。作者围绕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运用排比的表达手法,具体描绘了三种姿态的龙。让我们感受到了龙的栩栩如生以及赵州桥的美观。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教师引导:同学们,一千四百多年前,科学远不如现在,我国劳动人民仅靠双手为我们修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对此你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夸赞我国古代劳动人民。)2、教师小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但勤劳,而且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我们身边的古代建筑就是最直接的见证。同学们请看!让学生看一看古代建筑图片:长城、故宫、天坛……)四、讲练结合,想象练笔。1、我会填:填空补充本课的主要内容。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雄伟、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教师: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子写出了赵州桥栏板上的龙的不同姿态,我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写:请看我们天空中的云彩,姿态也是各种各样的,大家瞧(有的像展翅高飞的雄鹰,有的像大大的雪糕……)。我们也来发动想象动笔写一写吧。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形状各异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3、指导学生动笔写下来。4、集体交流、赏析。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读了《赵州桥》这篇课文,我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还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才干的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无比自豪!六、课后作业。1、摘抄课文第三自然段并背诵下来。2、完成练习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