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年级二•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预计运动负荷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欢乐竞争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激励手段,调动学生主的观能动性。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属于水平一的内容,因我校重视足球的发展,开设了足球校本课程。目前全国各中小学开展了校园足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我校有良好的足球基础,学生对足球的认识有初步的了解。本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足球,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知道内侧传球动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了解脚内侧传球方式、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脚内侧人传球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击球的部位及动作,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学生自觉性,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教学重、难点脚踝紧张,摆小腿教学过程课堂常规→队列队形练习→游戏:圈内击球运动负荷小小中运动时间2’1’30”10’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师生共习法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直观性原则教学目标激发兴趣、进入状态教学程序1、课的准备部分: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设计如下:2、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认真练习,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游戏(圈内击球):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踢球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解、示范、模仿,巩固方法,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及身体的协调性。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2.提出注意事项3.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始游戏4.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热身,防止运动损伤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内容二:脚内侧传球,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迎面而站进行练习,让学生知道触球的部位,教师示范并讲解重难点3、结束部分:放松练习→小结→宣布下课→归还器材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使其身心得到放松,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在师生的相互鼓励中结束全课。预计运动负荷1、平均心率:90-120次/分2、练习密度: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