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本固基重在制度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体会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始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关键是要重视制度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主要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好东西,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可能变。要变的只是如何尽快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从旧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整个企业都在变,企业的决策、生产、经营、销售方式都在跟着市场变,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方式理所当然也要变。但千变万变,党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政治领导不能变,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能变。应当看到,在新的形势下,靠老一套是不行的,经验主义靠不住,靠得住的是制度,是规则,是机制。制度是硬性的,是具有强约束力的,不依个别人的喜好而变化。制度要行得通,运行得好,就要符合企业实际,使人人愿意遵守,人人愿意受其约束。因为这样的制度,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也符合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要使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百年老店,甚至成为世界百强,只有在制度上下功夫。根据这样的战略考虑,我们决定首先从思想观念入手,统一认识,形成共识,见诸行动。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十破十立”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形势和改革形势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广大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从“等、靠、要”观念的淡化,到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的增强;从“大锅饭”、“平均主义”观念的破除,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观第1页共4页念的确立;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观念的摒弃,到自我超越、敢为人先意识的增强,所有这些观念的变化和更新为总公司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党组织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是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全公司现有23万多名员工,其中9万多名党员,4600多个党支部分布在全国1000多个县市、6000多个工点,党组织关系实行总公司党委垂直领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坚持把工程项目部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把党建工作的重心和注意力转移到工程项目部和施工现场上来。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工期长短和党员人数多少,建立党组织,做到了施工点战线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在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中,我们认为要抓住三个重点:一要抓好班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二要建好支部。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覆盖面,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支部班子坚强、党员队伍过硬、基础工作扎实、思想工作活跃、保证监督有力为目标,努力把各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三要管好党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要靠制度来保证。当前,我们所属成员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各级党组织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我们企业改制的实践,党组织应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党组织在思想认识上要坚持“四个不变”。即企业改制后,资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组织政治领导地位不能变;企业领导体制发生了变化,但党管干部的原则不能变;党的组织设置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变;企业经营机第2页共4页制发生了变化,但党组织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