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兰亭集序说课稿兰亭集序说课稿合集五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打算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实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兰亭集序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兰亭集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第1页共85页1、教材简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巡游经验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巡游胜的同时,经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心情。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第2页共85页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一般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意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尝美丽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须要积累肯定的文言学问,依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第3页共85页(1)学问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驾驭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别文言句式,背诵全文。(2)实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美丽、自然清爽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实力;(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改变,相识作者深厚感叹中所蕴含的主动心情。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对作者感情改变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第4页共85页和驾驭,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争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验浅,多数未经验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改变和相识作者深厚感叹中蕴含的主动心情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老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打算用两课时,采纳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第5页共85页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索与探讨,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改变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三、说学法《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第6页共85页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实力培育: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精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育学生自主获得学问的实力;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别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学问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第7页共85页便于运用。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改变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四、教具打算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五、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第8页共85页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闻许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指责这位自私皇帝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