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化工作者,总不行避开地须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欢迎大家共享。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1一、活动目标:第1页共70页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2、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爱好。3、发展幼儿的视察实力、比较实力。二、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三、活动打算: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四、活动过程: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第2页共70页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化魔术,好吗?2、老师出示一根绳子。小挚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挚友想学小丑变魔术吗?(1)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第3页共70页3、老师接着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老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5、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究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6、老师小结。五、活动延长嬉戏:《卖饼干》第4页共70页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2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将图形二等分,并知道分后的两份是相等的,而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图形小,原来的图形都比分后的每一份大。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实力和数学思维实力。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重点:学习二等分。活动难点:第5页共70页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活动打算:1、狗熊、狐狸、饼的图片。2、人手一份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的纸。3、长方体、正方体的蛋糕。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以《两只笨狗熊》故事引发幼儿探讨。问题:为什么两只笨狗熊会上狐狸的的当?原委“笨”在哪里?第6页共70页2、归纳:两只笨狗熊就笨在不会把干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所以上了狡猾狐狸的当。二、学习二等分1、请幼儿拿出藏在小椅子下的圆形,练习用纸(平面:圆形)代替“饼”,尝试二等分。2、老师提问:怎样把圆形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回答。3、请幼儿练习用纸(平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代替“饼”,再一次操作,尝试二等分。(提示幼儿比较,等分后两份是否一样大?再把分后的每一份与原来的作比较。)第7页共70页4、老师请幼儿说说将正方形、长方形和等边三角形二等分的分法并演示自己分的方法。(把纸对折,角对角、边对边,就是一样大的两份了。)5、汇总各人分“饼”的状况,强调将“饼”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二等分”。三、学习将长方体、正方体的“饼”二等分。1、老师示范将长方体的蛋糕二等分。2、分发正方体的蛋糕,让幼儿尝试二等分。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3第8页共70页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2.激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究二等份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解并描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打算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第9页共70页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活动过程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爱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方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3)老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第10页共70页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挚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