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二首 (2)VIP免费

古诗二首 (2)_第1页
1/4
古诗二首 (2)_第2页
2/4
古诗二首 (2)_第3页
3/4
《古诗二首》教学实录张茹师:同学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想一想,你都参加过哪些劳动?(学生相互说)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歌颂劳动的古诗。(板书:古诗二首)请打开书,浏览一下学习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齐读诗题《秋浦歌》(板书:秋浦歌)师:结合预习,谁能解释诗题?生1:“秋浦歌”是诗人在秋浦时作的一组诗,共17首,全是五言诗,这是其中的第14首。生2: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落于此。师:能介绍作者吗?生1: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有“诗仙”之称。生2:李白性格豪爽,好饮酒,酒后灵感潮涌,出口成诗,他的好朋友杜甫《饮中八仙歌》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师:有人知道古诗的创作背景?师介绍:唐天宝年间,朝廷腐败,李白屡遭排挤,惆怅满怀,感觉自己的人生道路好像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幅感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使他从中汲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谛,灵魂得到了新生。于是,他忘却自身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题,知道了作者。接下来干什么?生:读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几遍古诗。谁来展示?生读。师正音。听老师读诗,谁读得好?好在哪?我们合作朗读,我读上句,大家接下句,好吗?师生齐读。师:学习古诗仅仅会读还不够,还要知道什么?生:诗意。怎样理解诗意?生:弄清字词的意思,接着是句子的意思,最后是整首诗的意思。同桌合作理解诗意。谁来展示?生说诗意。理解了古诗,我们再来大声地读一读。学习古诗,会读明意还不够,古诗最感人心莫过于情。怎样才能悟出真情?最重要的是想画面,入诗境。师:请看古诗1、2句,用笔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生1: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生2: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请把你的感悟带入诗中读出来!学生读,读出惊叹、兴奋、欣喜……师:后两句,作者由景及人,转入对冶炼工人的描绘。反复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生1:“赧”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在这里工人们的脸庞因炉火的烘烤,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生2: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工人满脸上都冒着汗,在月光的映照下,更加明亮了。生3:劳动是艰苦的,他们的精神却是饱满而高涨。我感受到他们对劳动的热爱,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歌曲动寒川”。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师:读出你们的感受。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发出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带着赞美之情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能背诵这首诗吗?学生试背诵,边背边想象情景。看黑板总结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按照方法,自学第二首诗。李绅的《悯农》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课件出示课文。学生自学后交流。生1:李绅:有“悯农诗人”之称。生2:悯农:即怜悯农民之意,是两首中的第二首。第一首《锄禾》谁来读读古诗?生读。学生介绍诗意。疏通诗意后,你们合作研读,读懂了什么?生1:“一粒粟”----“万颗子”对比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景象可以用敬佩、赞美的语气读。生读。生2:诗人用“春种”到“秋收”,用“一粒粟”--“万颗子”--“无闲田”的变化,写出了农民的辛劳和丰收的景象,劳动人民是值得歌颂和赞扬的。生3:丰收了,人还会饿死,是什么导致农夫“犹饿死”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是统治阶级掠夺,是封建剥削制度造成的,还有赋税。太气人了,应该用悲愤、同情的语气来读。生4:诗尾“犹饿死”勾勒出的是一幅悲惨的画面。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含蓄地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及对剥削阶级强烈的愤慨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生5: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师:请起立,加上适当的动作,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二首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