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政治备课本《政治生活》时间:2013年3月4日(第二周)任教班级:9、10、11、12、13、14课时:1课时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我国国家的性质。2、理解国家的根本属性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3、全面掌握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4、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5、懂得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6、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时期的新要求。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的分析揭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使同学们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2、通过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剥削阶级国家的的最大区别,来认识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培养比较辨别能力。3、联系实际,就我国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具有极大的优越性。2、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初步认识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为今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作准备。[教学重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2、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3、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重要性。[教学难点]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2、民主和专政的本质含义;3、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教师提问:辛弃疾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而不是人民的事?这跟他所处的社会和国家的性质有关系吗?二、新课教学(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基本理论(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