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古城西安导游词古城西安导游词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打算工作,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观赏景观,以达到巡游的最佳效果。那么写导游词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古城西安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古城西安导游词1首先,我给大家简洁介绍一下西安古城墙,西安古城墙又称为西第1页共17页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闻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中心。请大家紧跟我不要掉队,我们前面的是城墙的主城门,像这样的城门共有四座:我们面前的长乐门(东门);还有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它们四座城门作为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卫须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翁城。至今为止,四座城门中除永宁门外,其第2页共17页余三座城门都只剩下两道城墙。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一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本次巡游结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以后有缘再见。古城西安导游词2各位游客: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峻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请大家跟我第3页共17页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会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厚。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巡游。大家肯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说明,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日城市的说明。"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第4页共17页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明显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爱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闻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起先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究竟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第5页共17页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大家望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如同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倡园地带休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觉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第6页共17页墙体长198米,高9.5米。古城西安导游词3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保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合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沟通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第7页共17页年刻成的《开成石经》。碑林第一陈设室前是专为陈设《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