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儿童教化的心理学小常识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宄发展出了系统的老师期望评价方法。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老师了解在实际教化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消极的期望和消极对待,从而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意识、更有效地去克服消极期望发展主动期望。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儿童教化的心理学小常识,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关于延迟满意实力的形成。第1页共11页婴儿的微笑、哭闹、找寻母亲等表达越刚好得到回应,越零延迟,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意实力。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溢信任,深信自己的须要可以表达并且会被满意,自然会耐性等待合适的时机,提出合理的要求。而幼时需求常常“被延迟”的孩子,出于得不到的恐惊会迫不及待甚至歇斯底里地要求TA的需求立即兑现,无法推断环境和时机是否合适。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争取利益时压抑又怯懦,简单成为“老好人”,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内心空虚、欲求无度的人。关于“问题行为”。孩子全部“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主动的诉求,因之前正常表达第2页共11页时不断受挫,导致现在用“有问题”的方式来表达,成年人也是如此假如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家长可以先问问自己,他的真实须要是什么,我之前是不是忽视了他的须要。比如微博上网友提问,和老公一起带孩子去超市,买完酸奶,孩子却停留在酸奶柜台那里不愿走,我和老公先走了,孩子尽然躺倒在地上。对此,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假如我是孩子,被琳琅满目的酸奶吸引,想多看一会,但家长却不仅没有关注到我的须要,还自顾自地走了,我也想躺倒在地上。宝宝为什么见到东西就往嘴里塞?0-1.5岁左右的孩子处在口欲期,此时嘴巴是感知和探究世界的第3页共11页工具。婴儿喜爱把手指和一切抓得到的东西放进嘴里,并由此获得成就和满意感,发展感官神经系统。家长保持宝宝四周的东西平安卫生即可,尽量不要阻挡这些自发行为。假如3岁之后还要吃手指,可能是对乳房的须要没满意,或者用嘴巴探究世界时常常被家长阻挡。孩子咬烂手指甲怎么办?指甲代表武器,咬指甲通常因为婴儿时期的攻击性不被允许,于是生气转向自身,咬烂自己的指甲。若激励孩子把对妈妈的生气表达出来,症状很快消逝。有3个妈妈对孩子说“你再想咬指甲时就打妈妈一下”,孩子几天后都不再咬指甲。当然我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第4页共11页妈妈也不要受委屈。小孩听不懂道理。我对一个7岁孩子说,“这是我的房间,你进来之前要敲门。”连说3次,她还是干脆闯进来。我很崩溃。最终干脆说:“你这样闯进来我不兴奋。”她茅塞顿开,以后每次都很礼貌地敲门。道理是为了维护感受派生出来的东西,我们活着活着,就遗忘了本质,只剩下道理,活在干枯与制约中。真爱与溺爱的区分。1、溺爱孩子的家长看不到真实孩子的须要,而是把内在缺爱的第5页共11页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意自己,无论对孩子付出多少孩子都感觉没有被妈妈看到,妈妈似乎在爱“想象中的孩子”,而真实的孩子并不会感到真正的满意。极品案例: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妈妈每逢孩子回家就做“养分美味”的茄子,并且指责孩子不领情。2、溺爱的.家长因为怕麻烦、怕失控,干脆限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究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和成就感,会对家长充溢生气。孩子要不要分房睡?分房与否,每个地区的习惯和每个家庭条件不同,不管分不分房父母能赐予孩子刚好回应就好。有一点需特殊留意,孩子3岁左右进第6页共11页入俄狄浦斯期,性别意识形成,尤其不能和异性父母同睡,否则性羞愧感会给成长带来许多麻烦,比如男孩没男子气,女孩像假小子,对将来的恋爱和性生活也阻碍很大。中国传统把父母和孩子看得比夫妻关系更重要,作为女人,得到老公的爱不够多,就会把孩子,尤其是儿子看得比老公更重要,母亲对儿子的淹没,是中国男人的普遍创伤所以中国男人大多数没有外国男人有男人味,缺乏男子气概。如何拒绝孩子?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意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第7页共11页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这样虽然避开了内疚但却让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长大后可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