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执教者:李惠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唯一的听众》【教材分析】《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学习语文的方法,一方面学生知道写人的文章应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情感。另一方面,学生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知道该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描写,但是如何抓?学生还不是很有方法。基于学生的现状,我在设计时,为学生搭建了各种理解的桥梁,如:换位思考感悟、朗读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明语文课程在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将语言文字教学与实施德育结合起来。这篇课文文志兼美,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感受人物的品质,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同时,第三段的阶段目标中还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初步了解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人的好品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会“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2、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课堂对话交流,触摸语言,感受人物,学习写法。3、感情朗读课文,摘抄印象深刻的语句,积累语言。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老人说的话以及老教授的神态,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真诚无私的帮助。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胳;学习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教学点: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略。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到第九自然段。教学点:1、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揣摩老教授的心理,体会老教授不一样的教育方法。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父亲和妹妹当作是锯床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可是最终,他奏出了真正的音乐。是什么让他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呢?二、重温课文,抓住要点生浏览思考。1、交流:你认为是什么让他奏出了真正音乐?2、课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老教授给我的鼓励的?三、走近老人,感悟内心(学习2-7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用“——”找出描写老妇人言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学生自学批注。3、全班交流汇报。品味老人语言:(落实教学点1)▲出示句子:“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1)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2)这位老妇人觉得年青人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此时,老妇人可能会想:(3)指导朗读。(4)小结学法。▲出示句子:“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1)年轻人明明拉的不好,老人却夸赞他,老人明明耳聪目明却谎称自己耳聋,如果你是这位老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2)我从老人的话中感受到这是一个的老妇人。▲出示句子:“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你认为老人的这句话中强调的是什么?主动要求做听众,而且是在每天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