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序列化之九借自然环境描写助你的作文升格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写人和叙事的一种辅助手段;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写好人和事,以深化主题。环境描写写得好与否,对一篇作文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展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综合起来看,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效果和作用:一、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通过描写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衬托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作用。二、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在作文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还可以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步入以下三大误区:误区之一:环境描写不真实、不典型。在作文中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若不典型,就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人,才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误区之二: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手法,描写得过多、过滥,势必“意外伤害”主题。误区之三: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描写环境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要把描写当成一贴膏药硬往文章中贴,或当成一种装饰品,去从形式上美化文章。只有在描写中融进真情实感,敞开肺腑于直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考场上,要娴熟地应用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提升你的作文品位,平时就应多练,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的放矢。自然环境的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描写作为表现手段,总要为表达内容服务的,所描写的景物,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而不要为描写而描写。第二要捕捉特征。描写自然景物如何才能状其形、仿其声、描其色、传其神达到写作目的呢?这就要求作者捕捉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写出景物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第三要富有感情。任何描写,不是纯客观的照相,而是在创作主体对客体对象的感受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和加工而作的一种艺术反映。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如此。只有融入感情的描写,才能以情感人,激起读者的共鸣。总之,在写作时,每一处自然环境描写,都应当把景物自身的特点与文章主人公的感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自然环境描写,才能替你的作文增加意蕴,才能真正助你的作文升格。示例一:宁静的夜晚,凉风习习,漆黑的夜空中飘渺着一点星星的痕迹,细细的月牙伸在空中,像死神的钩镰,冰冷的、阴森的。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两旁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夜,更凉了……(文中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自然环境。)示例二:夕阳西下,城市中心却像一颗粲灿的星星,犹如白天一般光亮。在城市中心的西北方向很远的地方,一条刚修好不久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黑暗的角落,在这条小路的尽头座落一所历史研究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社会环境)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1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三.环境描写的方法: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2.情景式描写,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