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坊镇中学曹晶【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老师们也觉得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将通过具体事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词】兴趣观察口头作文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可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同学都害怕写作文,老师们也觉得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无论怎样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但许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言之无物”,像一锅清水;要么“言之无序”,似一桶浆糊;要么“言之无文”,味同嚼蜡。“作文”无疑成了学生和老师的“鸡肋”。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所以,动力是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其产生强烈的动力呢?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有两点:1、写熟悉的内容,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以学生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想表达的愿望,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的冲动。可以出一个半命题作文“《我的》”,让学生补充完整后再作文,就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此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举此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就会谈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2、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被表扬的学生眼前一亮,高兴。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而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3、把握适度的“期望值”。作文是学生学习中必修的科目。一般来说,学生本人总有一个自觉追求的目标,期望获得老师的好评。根据学生作文的这种心理,教师应适度把握作文的“评价尺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目标,以便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形成良性的心理环境。我们在作文教学的初期阶段,让学生作“大胆文”,并要求“多写少改”,其用意也在于增大作文的兴趣和动力。1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不可能写出好作文。观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有目标,有顺序的观察事物。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清楚、流畅、准确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其次,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比如带领学生观看校园内的“上下楼道,请靠右行”“请勿喧哗”等警示语。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上下楼道不分左右,过道时高声喧哗,相互追逐;有的学生特别遵守纪律。回到教室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最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积累一些写作必备的材料,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大小小的事件、千变万化的景物以及情感、哲理都是写作必备的材料。还可以按学生自己的喜好积累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名人名言、优美文段或篇章、一些历史事件或故事、神话、传说等等。三、先说后写,从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所谓先说后写,就是先让学生把构思成果用口头表述出来,然后再用书面写作。这是从口述向笔述的过渡,也是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