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从六一节日谈起,引出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二、动手种树,初步感知1、创设情景出示公告:招聘启示学校为进一步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数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石台实验小学2012-5-16师: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准备从同学们当中招聘几名校园环境设计师。师:你们想不想成为我们校园的设计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的具体要求吧!2、理解题意[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3、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师:了解了已知条件,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可以用这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用你们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画一画。(小组活动)4、反馈交流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5棵,4棵,3棵)(1)两端都栽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同样的要求,种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你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先从棵数最多的说起吧!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5棵的?师: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师:他们小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这里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树的?根据他们的设计,一共需要5棵。(2)只栽一端师: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4棵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师: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3)两端都不栽师:有的小组只要3棵就能完成要求,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呢?(4)介绍线段图师:刚才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树,这些图案可以表示树,也可以表示什么?这就是线段图,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常常借助它,帮助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它对我们学习数学很有帮助。师:就一个要求,同学们就能设计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案,真有创造力!看来你们都有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资格。三、合作探究,总结方法1、总结规律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出示三种方案线段图),三种方案都符合设计的要求,谁能说说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哪里?(生说:两棵树间的间隔都一样,他们的间隔个数都相同)师: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板书:两端都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师:我们具体来看这三种方案,首先,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每5米为一个间隔,20米里有几个这样的间隔?你是怎么计算的?(生说,师板书:20&xide;5=4(个))师:4表示什么?(4个间隔)[结合图观察]4个间隔需要几棵树?(5棵树)(师边讲解,边完成表格)总长(米)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0545师:为什么4个间隔有5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最后剩哪棵树前面没有间隔?因为它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列式4+1=5(棵))师:刚才我们是用列式和画图的方法探究出了间隔数和棵数。师:如果现在让同学们来种树,除了可以每隔5米种一棵,你们还想每隔几米种一棵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填表格)师: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