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授课班级五年级课型复习课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难点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2、问题训练评价教师准备问题导读、问题生成单学生准备预习学习内容,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程序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待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情境1、在因数和倍数中,我们学习过哪些概念?2、揭示复习目标。3、检查导读单完成情况,形成生成问题。1、说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名称和意义。2、做好学习准备。3、学生交流完成收获和没有解决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0分钟创设思维探究情境1、学科长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2、组长分配每个人的角色,明确学习任务。3、学生在小组由学科长组织讨论学习。4、教师巡视指导,深入组内聆听或参与学习。1、学科长带领组员采取合理的方法搭配解决问题。2、组员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大胆发表自己观察到的。3、找准汇报方式,组织语言准备汇报。小组汇报集体评价15分钟创设汇报评价情境1、发言人上台依次汇报学习成果。2、教师及时点拨,对疑难问题进行相应引导。3、教师注意调控时间。1、汇报语言简练、条理清楚。2、汇报完毕诚恳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3、学科长关注“个别”学生规范指导提升能力10分钟创设自主合作学习情境1、学科长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2、教师进行规范指导。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汇报,集体评价。总结归纳2分创设反思1、小组内自我评价。2、评选最佳学习小组。1、做好自我评价。2、公正客观的评选优1提升意义钟情境秀小组。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五年级姓名:指导老师:一、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三、学习过程:(一)基本概念:1、如果3×6=18,那么,()是()的倍数,()是()的因数。因此倍数和因数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比如说:3是因数,6是倍数这是()的。2、如果24÷4=6,()是()的倍数,()是()的因数。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最大的倍数是(),最小的倍数是(),因此它的倍数和因数比较,倍数不比因数大。3、因数的个数是()的,倍数的个数是()的。4、如果a×b=c,那么()是()的倍数,()是()的因数。5、如果a是b的7倍,那么()是()的倍数,()是()的因数。6、2的倍数的特点:。2奇数是。偶数是。7、5的倍数的特点:。8、3的倍数的特点:。(二)拓展:1、2和3的倍数的特点。2、2和5的倍数的特点:。3、2、3、5的倍数的特点:。4、3、5的倍数中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质数(素数):。合数:。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大的一位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数叫()。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他们的(),公倍数中最小的数叫()。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困惑,与大家一起分享解决。我的收获是:。我的困惑是:。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因数和倍数》问题生成-评价单班级:五年级姓名:指导老师:一、填空:(1)在0、1、2、9、15、32、147、60、216中,自然数有(),奇数有(),合数有(),能被3整除的数有()。(2)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3)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有()。(4)18的因数有()个。(5)50以内11的倍数有()。(6)一个自然数被3、4、5除都余2,这个数最小是()。(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其中最大的偶数是()。(8)50以内最大质数与最小合数的乘积是()。(9)从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