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自巢湖一中的同仁们!教学设计课题12心声黄蓓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抓住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2)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理解标题“心声”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矛盾冲突的分析,深刻理解文章主题。(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理解“心声”的含义。(2)分析人物形象。2、难点:理解《万卡》打动李京京的原因,并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的启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心声》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万卡》的故事情节。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今天,让我们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倾听《万卡》带给李京京的一段伤感的故事。二、粗读课文,感知“心声”1、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点拨:公开课前想读课文遭到拒绝开端回家路上偷读课文引起回忆发展次日放学听读课文遭到嘲笑发展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打动师生高潮结局2、综观情节的发展全过程,你找到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了吗?点拨:主要矛盾冲突是: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不同意他朗读。3、李京京为什么能读出自己的“心声”的?点拨:李京京现实生活的不幸(得不到满足),回忆爷爷和妮儿(替代的满足),与万卡有着相似的经历,产生情感共鸣,他最后通过朗读课文来宣泄情感。三、再读课文,品味“心声”1、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点拨:(1)渴望亲情: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想念爷爷;(2)渴望友谊:想念儿时玩伴;1欢迎来自巢湖一中的同仁们!(3)李京京渴望得到公平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肯定、理解和尊重;(4)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2、结合小说内容谈你对该人物形象的认识以及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方法点拨: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四、探究:李京京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点拨:启示一:读小说要进入角色,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启示二:要从小说中走出来,理解生活,从生活中思考、发现小说。五、发挥想象,交流“心声”发挥想象,从下面三个问题中任选一题回答。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假如你是李京京的同学,你又会怎样对待他?六、师生互动,倾吐“心声”学了这篇小说,同学们一定有所感触,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你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倾吐你的心声。七、小结这篇小说通过李京京想朗读课文《万卡》遭到老师的拒绝的故事,揭示了社会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体现人性关怀,也正是我们教育者应当重视的一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