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政法学院08思想政治教育美多兰泽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诗人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数重山(shùchóng)照我还(huán)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1)知诗人:宋,王安石。(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间(jiàn):隔开,间隔。只:仅仅。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归。3.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四、作业1.总结古诗五读法。2.预习《游子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具准备:《游子吟》歌曲录音,课文中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对,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你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父母是怎样关爱你的吗?(学生畅谈)2.解题。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3.简介作者。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成功。直到45岁才中进士,一生贫困穷寒。二、自读诗文,扫清障碍。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并找出不懂的词。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3.指名读诗,纠正读音。临行(xíng)密密缝(féng)4.识记生字。晖(hūi)左右结构。组词:春晖、朝晖、斜晖。三、细读诗文,理解意思。1.解题。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吟:轻轻地哼唱。2.逐字逐句理解。(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①指名读诗。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慈:和善。衣:衣服。③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线:穿针引线。④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2)临行密密缝,意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