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育红小学东力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流。一说课标:本册教材属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目标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图形与几何)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统计与概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4.(综合与实践)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本册教学目标●数与代数:重点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常用长度单位单位厘米、米,并能自己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技巧。●图形与几何:注重通过让学生在事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能在欣赏和动手做一做的工程中,初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综合与实践:一定让学生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也要活动后回顾活动过程,反思开展活动的意义和收获。二说教材。我将从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内容结构:●数与代数部分包括: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渐渐混合运算,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认识元、角、分。●图形与几何包括:统一测量单位吃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会进行初步的欣赏与设计。●综合与实践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编写特点这册教材的编写,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2.鼓励算法多样化,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自主选择。3.提供丰富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教材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体例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基本体例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练习应用。他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立体式整合本册教材各部分知识与小学各学段知识之间的立体式整合,我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下面我就以本册教材《图形与变换》单元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