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第三中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学生的科学探究•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和科学方法去探究知识的过程,这种思维程序与科学工作者进行探究的过程是相似的。•具体的探究过程是学生在物理过程和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过程。这种思维程序有如下的七个要素组成:思维程序有如下七个要素组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一、探究摆的奥秘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对摆动的快慢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根据上述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否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一)提出问题(1)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究竟调节了摆钟的什么?(2)为什么会改变了摆钟走时的准确性?(3)摆钟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二)猜想与假设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轻重有关摆动的快慢可能跟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的长短有关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中试探性解释(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小慧他们想,可以用细线系上小球代替钟摆如图,他们根据刚才提出的一些猜想制定出一个计划进行实验。这里,对具体的实物(摆钟)进行了简化,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是一个很好是设计。简化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第一组: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铜球和铝球做实验第二组:对同一个小球,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悬挂进行实验控制变量法,就是判断几个因素对一个物理量的影响时,每次只让一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第一组实验结果(同样的摆长0.25米,不同的小球)填写出下面实验表格0.99s0.99s由上表可知:同样摆长的铜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同样摆长的铝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第一组实验结果(同样的摆长0.25米,不同的小球)填写出下面实验表格由上表可知:摆长0.16米的摆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摆长0.25米的摆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0.99s0.79s(五)分析与论证无关长短越慢1、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2、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有关;3、悬线越长,摆球摆动()(六)评估探究过程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评估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实验数据测量的是否准确,怎样做能够使误差更小;(2)实验的结论与生活经验是否符合;(3)那些实验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对实验产生影响;(4)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等。总结作业大家都有过玩弹弓的经历,它能把“纸弹”弹射出去。弹弓弹射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你的猜想是:橡皮筋的多少、粗细、弹性形变程度;纸弹的体积;用力的大小;弹射的角度等(2)写出能体验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