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化学绪言课初中化学绪言课,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课。一般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等问题。由此可见,绪言课就是讨论“为什么学”和“学什么”,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在教材中具体体现。讲好这些问题,对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好化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绪言所包括的内容涉及知识面较广,份量较重,对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这给讲好绪言课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学习化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因此,化学课程在初三开设,使学生感到化学课开设的最晚,可能是化学难学,同时学过化学但没有学好的学生认为“化学知识繁琐难学”,“化学不讲理”,“化学靠死记”的影响,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所以,研究如何上好初中化学绪言课显的尤为重要。上好绪言课,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就会极大地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上。绪言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就是什么是化学和为什么学化学,在讲解时要把重点放在这两个问题上。1.什么是化学?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上1.1讲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并有典型代表性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用提问的方法“印刷我们课本的纸张用什么制成的?”引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造纸术与化学密切相关,造纸术是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时期发明的,它是将造纸的原料植物纤维素{如稻草}通过化学和机械方法,除去其他杂质得到较纯的纤维素(纸)的过程。用问题“除夕夜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引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术,火药术也与化学密切相关,它是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文明于世,在世界化学史上占重要的地位。火药就是黑火药,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黑火药配方。又如:“手榴弹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手榴弹最早起源于中国,在宋代就出现了手榴弹的雏形是用纸和布包着黑火药的“火球”,13世纪出现了用生铁外壳的“震天雷”。通过这种类型的知识即可引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2通过讲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态度例如:1875年,法国人布瓦博特朗发现了鎵(ga),他把鎵的一些重要性质简要地发表在《巴黎科学院院报》上,可是不久他就收到了门捷列夫的来信,在信中,门捷列夫指出:你在报告中关于鎵的比重是不正确的,它不应该是4.7而是5.9~6.0。当时布瓦博特朗很疑惑,他明知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手中握有鎵的人,而门捷列夫又怎么知道这种元素的比重不是4.7而是5.9~6.0呢?于是他又提纯了鎵,重新仔细测定了鎵的比重,结果是5.94,这一结果使他大为惊讶,他在另一片论文中写道:“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来说明门捷列夫这一理论的巨大意义了”。他说的这一理论就是门捷列夫周期律。在化学发展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科学研究中,那种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毅力,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我们学习化学是一种很大的鞭策。通过这些故事,树立学生努力学习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态度。1.3增加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人造雪景”、“空杯生烟”、“清水变牛奶”、“茶水变墨水”等有关“魔术”的化学实验,使得学生感到有趣和兴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到了高潮。教师在此时指出:要掌握造纸术和火药术技术、要知道上述化学“魔术”的奥妙,就要掌握化学这门科学。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不但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还会知道它们的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它们制造新产品,以及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由此可见,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为什么学化学?重点放在为什么学化学和树立学习化学信心上2.1贴近本地资源,以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课堂举例,尽量贴近本地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