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判断,能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3、使学生通过看、画、分、说、想、找、做、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1、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能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锐角与钝角。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瞧!这幅图中就蕴藏了角的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1、找一找师:我们来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指名学生找角)(师:像这样,由一个顶点,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还有吗?再找找!)(学生汇报)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子就找出了那么多角,这些角中,有我们学过的直角。(三角板比划)谁能给大家说说辨别直角的方法。生: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2、分一分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套这样的角,给它们分分类,你打算怎么分?生:我打算分三类,直角分一类,锐角分一类,钝角分一类。师:现在就按照你的分类标准,分一分。(学生分,同桌互说,教师巡堂,对个别做指导)学生汇报展示:直角、锐角、钝角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吗?生:我是把锐角分一类,钝角分一类,直角分一类。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角是锐角?钝角呢?生: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师:你是怎么判断的?能说得更详细些吗?生:我是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出来的。师:哟!你不但懂得多,方法也特别多,你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小老师了。谁再来说说,什么角是锐角、钝角?(指名学生说)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锐角与钝角》(出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分了角,还知道了比直角小的叫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现在我们就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检查一下,你分对了吗?(反馈)师:在检查之后,你发现哪个角最容易出错?给大家一些温馨提示吧!生:我发现8号角最容易错,它是钝角。师:你是怎么判断的?能说得更详细些吗?生:我是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的,它比直角要大,所以是钝角。师:你说得真完整。3、比一比师:刚才我们分了角,在这三种角中,谁比较小?谁比较大呢?给它们排排队。生:锐角比较小,钝角比较大。(指名学生说)师:直角呢?生:直角比锐角大,又比钝角小。师:你不仅会分角,就连比角都说得那么完整,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我们可以用小于号来连接它们。4、摆一摆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锐角、直角、钝角,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使用身边的学具,快速摆出一个锐角、钝角、直角。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1、找一找①在我们的生活中,角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9页,看一看练习九第一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些角吗?②小朋友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哪里有锐角或钝角?(生举例)2、挑战自我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非常出色,如果天天都这样,长大后一定有出息,谁来说一说,你长大后想当什么?(生自由回答后,选择以下图标,课件点击弹出相应的题目,生作答)发明家:请用一张圆形纸片创造出一个角,并说一说是什么角。表演家:请用四肢表示出直角、锐角或钝角法官:钝角比直角⑴大⑵小⑶一样大博士:所有的锐角都一样大()所有的钝角都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画家:请画一个锐角医生:数学医生这个角是锐角。⑴对⑵不对教学反思:《锐角与钝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所以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判断,能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