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是非观的培养辜勤我们班的黄岩同学和二(7)班的同学发生了矛盾,推推搡搡。我班孙权博同学在楼上大声喊要不要帮忙,并主动下楼帮着一起打。其他同学也没有制止的,包括班干部。是非观念淡薄或欠缺,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学生自觉纠正错误而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依据。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等,这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手段。在日常工作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教师首先应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的原则,坚持表扬、鼓励为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其次,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明确什么是正确的、高尚的行为,什么是错误和不道德的行为。然后,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树立自己的成长观。正确的是非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不能因为暂时的“倒退”而灰心失望,更不能采取过激的,有损于学生自尊心的言行,恰恰相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不然则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