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萌”翻天的宠物各种“萌”翻天的宠物看一看看一看1.在视频中,小狗表现了哪些行为?2.哪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哪些行为是后来学会的?说一说说一说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郑州八中刘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概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重点)2.通过小组讨论,举例说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难点)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1.自学释疑:阅读教材P47,边看、边划、边填,完成下列问题: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生来就有的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2.同桌互助:同桌之间合作分析P48-49资料,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3.小组合作:将所给动物行为图片分类,小组代表汇报分组结果。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学习活动一:区分概念狮子捕杀斑马看一看,想一想看一看,想一想1.对比分析资料1和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何不同?2.分析资料3和5,想一想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3.对比分析资料1和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阅读教材P48-49资料,小组探讨,得出结论。1.对比分析资料1和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何不同?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2.分析资料3和5,想一想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有局限性。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盲目性。3.对比分析资料1和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有差别。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学习活动二:探析意义拓展延伸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联系实际“狼孩”的故事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狼的特点: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半夜时像狼似地嚎叫,不会说话。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其中的一个狼孩卡玛拉被救回时7岁,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将近5年的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拓展延伸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联系实际读过这个故事,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读过这个故事,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示?知识小结知识小结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特点由遗传物质决定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来就有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意义维持基本生存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盲目性,适应能力较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畅所欲言品味收获畅所欲言品味收获反馈矫正加深认识反馈矫正加深认识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①一只饥饿的蟾蜍捉住了一只苍蝇,吃掉了。②过了一会儿,又捉住了一只土蜂,土蜂蜇了一下这只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土蜂吐了出来。③又一只土蜂飞过,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④又飞来一只苍蝇,蟾蜍捉住了苍蝇,吃掉了,这显示蟾蜍并没有吃饱。(1)①②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什么行为?有何意义?(2)③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土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食,这是什么行为?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