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区201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考试题11.“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1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严惩贪污受贿C.颁布均田令D.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13.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4.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15.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16.有一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人主张释放蒋介石,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这位同学研究的是A.南京大屠杀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17.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与“颁布《人权宣言》”“处死路易十六”“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等关键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19.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A.莫斯科保卫战B.中途岛海战C.斯大林格勒会战D.诺曼底登陆20.“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A.英法德意策划慕尼黑阴谋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历史部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第32题8分,第33、34、36题各7分,第35题6分,第37题5分,共40分)32.制度的演变(8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摘编自人教版历史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说“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请问此“大变动”指的是秦朝创立了一套什么政治制度?(2分)该制度是由谁创立的?(1分)请举一例清朝相关史实说明“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宪法》有何重要作用?(2分)(3)结合材料及前面的问题,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1分)33.反思历史,捍卫主权(7分)图一:《马关条约》签订图二:日军无条件投降材料:2014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反映的战争发生距今多少周年?(1分)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1分)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请举出中国在二战中取得的胜利成果两例。(1分)34.追寻中国梦(7分)某校九年级13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辉煌与领先】材料一:(古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韦尔斯《世界史纲》(1)请指出我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创立学派。(2分)【屈辱与反思】材料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