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重庆市石柱县三河小学冯后玉一、教案背景: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节:《循环小数》,在教材的第27-28页例8和例9。三、教材简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8,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1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2、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实践、观察、分析,理解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四、教法与学法: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循环2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师: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生:星期六、星期天。师:为什么?生:星期六、星期天不用上课。师: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2、认识生活中的循环小数【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5288481.html?si=5(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1、认识循环小数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32÷6和2.7÷11两个除法算式请同学们分组计算。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3生:除不尽。师:除了除不尽外你们还发现什么没有?生:商不断的重复出现。师:为什么商会重复不断的出现呢?生:因为它们的余数会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师:32÷6的商怎么表示?生:商用5.333……表示。师:5.333……会一直重复出现什么?里面会有多少个3呢?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商是从第几位开始重复出现的?(板书:从第一位开始)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出2.7÷11商。师:0.24545……会一直重复出现什么?里面会有多少个45呢)那么这样的商怎么来表示呢?2、小练习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2÷9=0.222……5÷12=0.4166……9÷55=0.16363……3、概括师: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都有哪些特征?(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意义时候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对照课本上的概念,4你们概括的还有哪些地方不全面?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4、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28页。思考下面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