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围环境过分挑剔,就是一种能力差的表现。和叶少华坐得好,换一个人就不行了,那有什么?交给老师教育就是了!金佳岷、李卓然,和原来的同座相安无事,因为个子的原因,成了同座,好家伙,我的课上都打起来了!家长也要求分开来——可是,在我们教师眼里,问题及早地暴露出来,那是好事情,孩子越小越容易调教啊,我给他们狠狠一通整,只两天功夫,又是一个相安无事!这是什么?这就是进步啊,比多考几分还可喜呢。不经历调换座位引发的纠纷,哪里来的成长机会?相信他们以后,都会比从前更能自控,更受同学和别的家长的欢迎。“来学校不光是学知识,也是通过和各种类型同学的交往同座磨练培养自己的。磨合、纠纷、挨罚,都是成长的必经之地。如果你孩子能力强且品行好,那她自然会成为教师可以倚赖的助手,在学习之外,她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很发发展;如果你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学习状态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周围孩子,那么她的成绩不过是温室里的娇花,除非有奇迹发生,迟早,她会遭遇到考验性的环境,到那时候,再培养自控力,恐怕也迟了!上课是否专心,同学是否友爱,你为一个孩子操心的,也是教师为了55人大班的安定团结而操心的!每一个的孩子课上课下的表现,我比你还在意呢!过敏,其实是对教师的不放心啊!”原本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家长素质的竞争。对于高分同学,教师要说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望继续努力。对于分数不理想的同学,教师要说的是:不要着急,找到丢分原因,利用双休日,紧紧追上。对于所有家长,教师要说的是:感谢过去四周的配合。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深深知道:一年级学习内容其实不简单。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试卷如有疑问,写在卷上,让孩子带来问。如无疑问,卷子不必交来。于是我让几个好孩子,一对一地给他们讲。一边看见:那几个孩子讲的多么认真和细致啊,还主动伸出小手帮同学擦掉错的,听讲的人呢,也格外地放松和入境。“你听他的,按他说的做。他说行了,你就回家。”于是,我回办公室了。我没有理由不放心,因为我把那几个孩子交给了比我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第一应当热爱的,就是读书。因为这是他的责任。”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深以为然。现在教师知道:起步早的孩子,已经能读《365夜日记启蒙》、《365夜作文启蒙》了。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教师要说的是:《365夜日记儿歌》是面向全班的“从零起步”,正常情况下,孩子们同时都在读两本书,一是教师检查的朗读材料,一是学生自己挑中的“故事书”。所以,您的孩子,大可以在“另一本”上大踏步的前进。只要是他高兴的,走的越远越好。对于大多数家长,教师要说的是: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从零起步——只要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的,最终一样可以拥有值得骄傲的阅读能力。记住,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读书兴趣。长度不重要,到学期结束,孩子的阅读水平能达到每天读一篇200字以上的故事就很好了。一年级,关于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我的看法是,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让“这一点”成为深入人心的班规。“伤其一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精力大歼灭战”。这是我读《毛泽东选集》之后牢记在心的。我对小安说过,要用至少半学期的时间,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强化一个观念:安静。这是因为班级人多,男生多而迫不得已的决策。我说过,没有抽象的和普遍使用的所谓教育原则,教育永远是一对一的对应。如果班级人少,如果都是文文的女孩,我就会用心让他们动起来——那,才是我最愿意做的呢。于是,她在轻微的“嗡嗡”中重讲了一遍。近旁的唐雅馨听见了,频频点头,我看她一眼,说出她点头的原因:“比你讲的好些,是不是?还有能讲的更好的吗?”很多人抢着要发言,李旭冉“嗯嗯”着,用胳膊肘将桌面碰的“嘣嘣”响。我知道,这种时候,恰是教师最该平和微笑的关口——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