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和创造湖南省宁乡县玉潭镇实验小学黄娟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激励儿童思考,为儿童提供‘自由空间’,给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突破性学科——音乐教育,其性质是促使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得以发现、发展、实现的实践活动;它所承担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此,我联系教学实践,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谈几点体会:一、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善导是前提众所周知,成功的“导”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求各欲,更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不断实践的催化剂导的方法有多种:如用故事导,学生学习兴趣高,学得主动,记得牢固;以情境导,直观形象,生动灵活,学生印象深刻;以朗诵导,具有情感性,能感化学生的情感,达到声情并茂;以谈话导,学生信感亲切,学习热情高,以表演导,学生主动参与,具有生动性……例如,在歌曲《大鹿》一课中,我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的当孩子们听音乐入教室坐定后,我说要给他们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随即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大森林的情境画片,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脸上露出可爱的笑容,眼睛中闪烁着快乐的光彩。当学生看到森林中树、木、花、草那大自然的美景以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听着教师绘声绘色的导入讲述,学生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情不自禁的步入了一个神奇美妙的童话意境。高涨的情绪、愉快的精神、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教学氛围。二、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趣是重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学生主动学习之门的钥匙。”因而在音乐课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在音乐课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如:营造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音乐环境,将教室布置得美观又充满音乐气息,往往能更好的吸引学生,更快的将孩子们带入到音乐的殿堂,进入音乐的意境。又如课前听音乐进教室;在游戏活动中布景、创设情境、安排角色,进行游戏等都能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参与与学习的欲望。2、用语言描绘情境,发挥想象。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语言的描述可以一下就把孩子们带入到想象的意境。像教唱歌曲《小白船》时,我让学生闭上双眼,根据教师的讲述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歌词美妙的意境中去,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美。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词,并能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3、采用游戏活动,以动激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可以激发学生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教师确立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唱一唱、动一动、玩一玩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给学生一些游戏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展自己的个性例:我在指导学生掌握2/4、3/4拍的节拍规律时,用了一个“摘果子”的游戏,老师在黑板上布置两棵高大的果树,果树上长满了写着节奏音符的果子,老师请两组同学上来比赛,按规定的拍号(2/4、3/4)统一进行,从果树上摘下相应的节奏音符果,接成一条完整的音乐节奏短句,并拍一拍、念一念、比一比,谁的节奏短句接得正确、完整。通过让孩子们动耳、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使教学富有生气、富有神韵,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造。4、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有直观、具体,引导学生在情意交融中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完全投入到画面的意境中去。如在教唱《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歌曲时,我通过多媒体手段,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先放一段有关大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生活情境的VCD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