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语文教育题目《没有翅膀也可以高高的飞翔》教学设计学生姓名徐欣欣电子邮箱554147359@qq.com指导老师潘天正二一二年六月二十日〇没有翅膀也可以高高的飞翔摘自文章阅读网1983年的一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医院,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令她的父母异常惊愕的是,女婴居然一出生就没有双臂,连见多识广的医生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在父母的疼爱下,女婴一天天地长大,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那天,站在阳台上的女孩,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一群孩子正张开天使般的双手,在阳光下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女孩十分伤感地向母亲哭诉命运的不公,竟然不肯馈赠她拥抱世界的双臂。母亲平静地安慰她:“孩子,上帝的确有些偏心,但上帝是要送给你更多的梦想,要让你用行动去告诉人们——即使没有翅膀,也依然可以高高地飞翔,就像没有修长的十指,你同样可以弹出美妙的琴声,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我真的能做到那些吗?”女孩仰起头来。“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只要你的梦想没有折断翅膀,你就一定能飞得很高很高。”母亲温柔的目光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女孩相信了慈爱的母亲的话,目光一遍遍地抚摸着自己那双看似普通的脚,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有一双非凡的脚,不只是用来奔走的,还是用来飞翔的。此后,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女孩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自己双脚的柔韧性、灵活度和力量。怀揣梦想的她,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尝过了谁都无法数清的失败,终于在人们大声的惊讶中,练出了一双异常自由灵活的脚——她不仅可以用双脚吃饭、穿衣,轻松地实现生活的自理,还学会了用脚弹琴、写字、操作电脑……她用双脚做到了几乎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一切。女孩开始在人们面前自豪地展示自己非同寻常的“脚功”,起初遇到的那些异样的眼光里,渐渐地充满了惊讶和钦佩。在她14岁那年,女孩彻底地扔掉了那副装饰性的假肢,一脸阳光地穿着无袖的上衣,走进校园、商场、街区……仿佛自己根本就不缺少什么,除了常人那样的一双臂膀。女孩在继续着创造奇迹的脚步,她读书刻苦,作业写得总是一丝不苟,从小学到中学,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敬佩她的坚毅和自强。当她拿到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时,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父亲自豪地鼓励她:“孩子,你还可以做得更棒!”“是的,我还可以做得更棒!”女孩自信地笑着。为了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腿部的灵活性与韧性,女孩不仅坚持经常性的跑步,还成为碧波荡漾的泳池里的一条自由穿梭的美人鱼,还成了一家跆拳道馆里小有名气的高手……一位医生曾指着给她拍的X光照片,惊奇地喟叹:经过锻炼,她的双脚已变得异常敏捷,她的脚趾关节已像手指关节一样灵活自如。”女孩的梦想还在不停地放飞着,她又走进了汽车驾驶学校。在教练员惊讶的关注中,她很快便掌握了驾车的各项技术,通过了近乎苛刻的各项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照,开始用双脚娴熟地驾车御风而行……接下来,女孩要去圆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梦想了——她要亲自驾驶飞机,拥抱苍穹。1《没有梦想也能高高的飞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没有梦想也能高高的飞翔》是摘选自文章阅读网上的一篇励志经典文章。根据新课标关于五六年级语文的教学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所以我认为该篇文章可选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进行课外教学。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士。本文这是讲述一个从出生就没有双臂的女孩,在异样的眼光下成长,并最终走向成功的历程。文章重点讲述“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只要你的梦想没有折断翅膀,你就一定能飞得很高很高。”这一观点以及女孩为了实现自己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的心愿而做的努力。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难度。文章篇幅符合这个学习阶段的要求;蕴含的深刻哲理,又符合新课标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在学习《海伦·凯勒》之后,同类型的文章的教学相对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