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思考摘要: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教育也进行了大力改革。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做好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做好一个观察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细致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别是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农村家庭的特殊性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农村班主任应真心地关爱和宽容每个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关键词: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相对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也是一个能够锻炼工作能力的新天地。管理一个班级夸大了就像管理一个小国家,但班主任决不是单纯的统治者,而是集观察者、了解者、服务者、实施者等于一身。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因为生活直接影响学习。这几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后,我一直在探索新课改后如何在农村学校做好一名班主任。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一、班主任要做好一个观察者,仔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关键要有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调查研究的能力。每个班级都有共性与个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与周围的人及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农村学校地理偏远,经济落后,有些学生家庭生活具有特殊性。(一)中学生都有共同的心理特点。要正确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一定要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他们大脑活跃,学习能力强,自制力差。个别学生在家跟家长唱反调,在课堂与老师作对。学生的这种行为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农村学校教育相对较弱,学生成绩不理想,进入初中后,班级里成绩中下游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精力偏离了学习,就会寻找错误的宣泄方式。早恋、随意旷课、请假、通宵上网、看电视等行为就会时常出现,这些行为虽然与中学生心理特点自律性差有关,但也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二)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而个性的产生总是逃脱不了家庭的影响。经济也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经济落后,很多家庭都很特殊。这里学生的家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种:正常的,父母都在家,这样的为数不多。大部分,或是父母外出打工(有的是出国打工),孩子由祖辈照顾;或是父母离异;或是父母智力不健全;甚至有的学生父母双亲都过世,由80岁的奶奶抚养,生活的经济来源就是政府每个月几百块的低保户的补助。大部分的学生成了“留守少年”、单亲家庭成员和无父无母者。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以及与他们的沟通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是溺爱型的,觉得父母不在家里了,孩子很可怜,不忍心严格要求他们。要么是放任型的,借故推托教育责任,认为自己无力教育孩子,把全部的责任推给老师。而且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想受人管束,特别是老人的管束。这些学生通常学习消极,没有明确的目标。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二、班主任要尊重、爱护学生,学会对学生宽容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老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潜能。对学生关心、爱护不仅仅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爱心,会让班主任懂得尊重和欣赏学生;理解和沟通,会让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心扉,不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但班主任仅有“爱心”、“细心”、“耐心”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工作的技巧。多表扬,少训斥,班主任要学会宽容肯定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农村学生有些表面看上去很皮,而实际上很自卑。老师的一点表扬,一点肯定,会在他们心里掀起不小的波浪。当他们的某一优点被肯定后,可能会激发出更多的热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