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谁吗?他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领袖,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它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这篇课文,讲的就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边说边板书:毛主席在花山二、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用学过的学习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上阅读课的目的,就是检查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有关情况。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不要有过多的讲解。但对于本课的个别问题,还要予以指导。三、指导学习步骤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细读课文。四、学生按学习步骤自学前20分钟独立学习,然后用10分钟时间安排两人一组讨论。这3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要巡视教室,发现个别问题,予以解决。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你解决了哪些生字、新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大家汇报字、词学习情况。春夏之交:春季将去、夏季将来的时候,即暮春将去,初夏即来之时。夜以继日:晚上接着白天,日夜不停。也作“日以继夜”。操劳:辛辛苦苦地劳动,费心料理。干扰:扰乱。诚恳:真挚恳切。簸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用竹蔑、柳条、铁皮等制成。吱吱扭扭:象声词。为难:①感到难以应付。②作对或刁难。本文取前一义项。拘束:①对人的语言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②过分约束自己而显得不自然。本文取后一义项。旮旯:角落,偏僻的地方。在行:内行,对某事富有经验。苕帚:扫地、扫炕、扫东西的用具。糁儿:谷类等磨成的碎粒。端详:①仔细察看事情的前后经过。②庄重安隐。本文取前一义项。2、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3件事: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时不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乡亲们的正常生活,叫警卫员将集中到村里另外一台碾子上碾米的乡亲们请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将一直舍不得喝的茶叶拿出来,让警卫员沏给碾米的乡亲们喝。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推碾子碾米。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地认识到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工作的伟大情怀。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3、你画了哪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⑴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毛主席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正面表明了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进一步从反面来说,说明如果照警卫员那样的做法,会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到毛主席时时处处都在注意观察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时时处处都在关心和爱护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了伟大领袖体察民情,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⑵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