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了解直棱柱、圆锥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2.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的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活动,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自信心.2.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的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直棱柱的展开图。难点:2.画简单立体图形组合体的三种视图,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难点:1.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2.理解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2.自主探究、新课学习(1)了解视图的概念及三视图的概念。(2)不同角度看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可以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3)(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上得到验证)3.合作交流,互动释疑(1)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二个联系:展开图(2)观察寻找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圆柱、正方体、圆锥、三棱柱等(3)根据展开图回想到立体图形的样子。4.精彩点拨、能力提升欣赏视频演示正方体的展开过程,提醒沿着棱展开,且展开图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总结归纳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分成三类各类的特点。5.小结归纳(1)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2)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困惑?一四一型二三一型二二二型三三型谢谢评委!您们辛苦了!§4.1.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济源市第二届交互式白板优质课大赛教案单位:济源市实验中学姓名:张九菊济源市第二届东方中原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表参赛教师张九菊所在学校济源市实验中学年级七章节学时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手机1523972896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2、过程与方法(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及措施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利用实物展示,白板绘图突破难点,从多角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确保教学重点有效实施。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一些简单的图形,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名称,对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学生熟悉,但对于棱柱和棱锥学生很陌生,因此从帐篷和金字塔中抽象图形学生很困难,我采用实物展示,与学生一起互动突破难点,有效对本节课进行教学。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二、经历过程,完成新知。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教学内容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章前图鸟巢)。同学们,你们去北京旅游过吗?去北京旅游的人,无论是中国朋友还是外国朋友,都会参观鸟巢。鸟巢有运动健儿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