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背景材料】•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会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一、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的生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需要地球公民携起手来,共同保护资源和环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2.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协调行动,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加快自身发展。•3.合作是生活的主旋律。•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无不成就于团结合作。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世界各国必须积极有效地真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才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共赢共享的美好地球。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1.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竭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为推动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3.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我国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树立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即1.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三、气候变化关系你我他,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我们青少年要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培养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宣传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和法律法规;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热点练习】•1.2009年12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表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仍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这反映出我国•①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④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A.B.C.D.①③②③①②④①③④•2.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需要世界各国•①担当同样的责任②谋求可持续发展③凝聚共识,深化合作④落实行动,加强制度保障•A.B.C.D.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③④•3.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是延续全球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①少用纸巾,多用手绢②为了方便,电器不使用时也保持通电状态③白天少开或关掉电灯④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⑤尽量少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A.B.C.D.①②③②③④⑤①②④①③④⑤•答案:1.A2.B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