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学校正能量,追求卓越求发展。近期网络上首次披露了习近平治国方略的背景:习近平在2013年的北戴河会议上表示,2013的中共和1948年的国民党情况相似,如果不彻底改革将失去人心、失去江山,在过去中共执政的60多年来,中国的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功绩在于分期分批使6亿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在世界上建立了强国地位,但由于始终没有建立全社会所接受的价值道德体系,意识形态教育假大空,理想滑坡,道德沦丧,许多人脑袋空空,因此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一、核心价值观凝聚正能量从普通公民的善行义举到各行各业的点滴改进,从专家学者的阐发研讨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一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温暖人心的故事。新闻媒体深入挖掘百姓身边的感人事迹,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支主力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开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在要闻版重要位置刊发各地生动实践,故事短小精悍,生动鲜活。中央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系列专题节目,让知名人士与寻常百姓现身说法讲家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展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最美乡村教师、医生,2013孝心少年的评选等都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凝聚学校正能量,追求卓越求发展。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古人云:礼由心生,仪从相出。“心”乃涵养,“相”乃仪态。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礼仪(升旗集会的礼仪、开会的礼仪、在校活动的礼仪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3、始终以教学为中心,认真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得失,虚心向右经验的同志学习,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养成教育,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注重教风,班风,学风建设,努力创造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一个正常的心态,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用平等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多个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在快乐中学习知识,真正提高教育艺术和教学水平。校园文化是无声的教育载体,学校教育就是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在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悬挂不同的版面,内容丰富多彩:有名言警句、励志标语、警示标志和充满人性化的温馨提示语;为了体现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各班结合自己的年级特点,分别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设计,全面展示班级的品味。学校的布置校园文化的主题突出,“文明礼仪、自主学习、理想信念”“诚实、信念、励志“名著导读、优秀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