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执教者:陈静执教班级:七(1)班执教时间:2014-12-18【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故事以小见大,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情节分明,内容非常贴近生活,易于阅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节复述,培养表达能力;此外,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空间,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学情分析】: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本文的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也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学生比较容易被触动。通过教师的点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结合现实,进行讨论,让其学有所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培养不怕困难挫折,敢于克服困难并且善于克服困难的精神。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诉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重难点】:1、重点:培养不怕困难挫折,敢于克服困难并且善于克服困难的精神。2、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二、作家档案: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三、整体感知1、回忆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四、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意义1、朗读“脱险”部分思考:在父亲引导我爬下悬崖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圈画出关键字词,认真填好表格。2、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我”从这悬崖上的一课中学到了什么人生经验?3、如果把文中“远在下面的岩石”看作是大困难的话,你如何理解“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这句话的意义?五、拓展延伸,诉说感受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请举个例子谈谈。六、小结、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