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送教下乡心得体会城关三小马小玲2014年11月4日、5日两天,有幸参加了渭南市送教下乡学习活动,听了渭南市教研所两位教授的专题报告。柏锋老师讲的是关于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要求与借鉴》,韩召毅老师讲的是《运用科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虽然报告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出了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一下自己的体会: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营造宽松氛围,构建和谐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要保持一颗“童心”,我们的课堂才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份融通、多一点和谐。在这种平等、宽松的心理空间里,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愿意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内部的动机从好奇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观的实现。第二、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万变不离其中,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精讲少说,把课堂学习的地位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阅读、理解、交流、讨论、感悟、受益。第三、关注动态生成,重视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着眼学生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