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孙云晓:孩子成人化,想像力会降低VIP免费

孙云晓:孩子成人化,想像力会降低_第1页
1/2
孙云晓:孩子成人化,想像力会降低_第2页
2/2
孙云晓:孩子成人化,想像力会降低(2014-11-0908:44:11)孩子成人化,想像力会降低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早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和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陈光辉认为,孩子的成人化表现弊远大于利。孙云晓说,儿童时期是人生一个有独特价值的时期,不是可有可无的。儿童的语言具有其独特性:内容丰富、无拘无束,富有儿童气息。儿童的成人化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模式化,如果童年生活丰富性不够,那么孩子本该有的好奇心、想像力、幸福感、创造力、敏感度等都会降低。孩子为何会成人化?孙云晓认为,很多孩子看上去早熟跟其生活环境有关。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童年时期更多是与家长生活在一起,而不是跟同龄人,孩子们的一些看上去很成熟的表现,其实更多是一种模仿行为。此外,现代的科技产物虽然让孩子能更便捷地与他人联系,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其也加快了孩子的社会化、成人化。陈光辉说:“在当下,一个10岁的孩子和30岁的成人可以接触到完全一样的信息,但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天壤之别的。”孩子的世界,应该简单点1孩子究竟应该怎样成长呢?陈光辉认为,孩子的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强,环境因素对其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的影响越直接、越深刻。因此,父母、教师乃至社会人员更有必要关注年幼孩子(0-12岁)的成长与发展。尊重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内心需要才是最重要的。读书与打球、下棋与爬山、唱歌与跳舞等,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可能都是快乐的事情。究竟如何规避孩子的成人化表现呢?孙云晓说,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儿童的社会化有两个特点:群体性和实践性。这里不仅是让孩子和同龄人交往,也包括与年长几岁的孩子混龄交往。这种充分的交往,能让孩子享受童年,对其性格培养有帮助。另外,要控制孩子与媒体的接触范围。很多成人节目,比如反映社会现状的言情剧、伦理剧等,孩子要少看,看多了会让孩子产生模仿行为。建议家长多给孩子看专门的儿童节目,比较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节目。(来源:2014---11--6江门日报转自《大河健康报》)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孙云晓:孩子成人化,想像力会降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