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近年来,年轻父母工作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使得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幼儿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品德养成问题。这对幼儿的成长难免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幼儿性格的畸形,品德的歪曲。所以,幼儿园倡导亲子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亲子游戏,把游戏引入家庭,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加强亲子交流的好机会,对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而长远的意义。亲子活动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也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成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为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家长之间搭建了交往平台,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和幼儿个性的完善。为此,我们对如何有效地开展亲子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一、我们把转变观念,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识作为第一步。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仅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更佳的亲子关系,父母应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让孩子在丰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中养成健康的心理。家庭是人生活及培养人的最初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我们通过亲子活动讲座、案例分析、观摩活动让家长了解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与孩子互动的形式与方法,使家长对如何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活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促使家长自觉、积极、愉快地配合参与亲子活动。二、家园互动,营造开展游戏的良好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一)首先,我们尝试开展了幼儿家庭游戏房创建的工作,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我们要求家长在家庭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一个可自由游戏的房间或游戏角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能适应孩子发展需要的游戏材料,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游戏空间内独立操作,让孩子有操作、转换、组合材料等活动的机会,允许孩子自由选择自己操作的材料和活动。(二)其次,要对家长在家中如何开展亲子游戏进行适当指导,使家长能够支持并鼓励孩子的游戏。1,要保证正常的亲子交往的时间。现在父母一天到晚忙里忙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玩,家长与孩子沟通很少,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所以,家长要注意多留些时间给孩子,与孩子在一起玩耍,增强亲子间的亲近感和亲密性。2,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掌握孩子的发展情况,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内容,可以更好地组织游戏,促进孩子在游戏中成长。3,要以支持的态度和隐性指导为主。开展亲子游戏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要以朋友或角色的身份去参与、以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不要总以审视的眼光来旁观。当幼儿不遵守规则、不讲理时,要善于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4,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例如: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玩具要有固定的存放地方,玩完了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好,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和睡觉。(三)让家长走进课堂。我们请家长走进课堂,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游戏。比如,在一个“变废为宝,做做玩玩”的亲子比赛游戏中,家长、孩子和老师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孩子的玩具,家长不仅了解了选购玩具、制作玩具的一些要求,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各种玩具。经过这一活动,家长们觉得在家庭中和孩子一起玩制作游戏不仅能增加家庭乐趣,也增进了亲子感情。亲子双方既动手,又动脑,大与小都得到锻炼。特别是孩子,他们的空间知觉、形象思维等认知能力都得到提高;而轮流动手的方式,又可以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对其社会性发展十分有利。(四)分享交流,进一步提高亲子活动的质量。我们注重听取家长心声,不断反思、总结。首先,每次我们举行完亲子活动后,都给每一位家长发一份意见反馈表,请他们对活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的反馈,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