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政策黄晓玲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政策和要求●国家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部署和要求●省政府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国家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中国预防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到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率达100%;普通初级中学要将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学校开课率为100%,县(市)或以上学校的开课率为85%以上,乡(镇)或以下学校的开课率为70%以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要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要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材料(品),开设专题讲座;普通初级中学要将上述有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教育要建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初中及以上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规定。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2012)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要求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相关课程中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内容,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课时落实和教学效果。财政、教育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对因艾滋病造成的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高等学校的救助、减免政策。民政、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教育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部署和要求——工作层面——教学层面教育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部署和要求工作层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的意见》(教体艺[2001]8号)——《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教体艺[2004]5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2012)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中等学校,要切实按照国家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部署和各项要求,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到2015年,100%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要求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90%以上的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确保落实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专题讲座时间,通过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工作层面——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要领导要关心和过问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主管领导要具体负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工作层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工作目标,对该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工作层面——加强对预防艾滋病艾滋病教育的管理与指导:**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工作层面——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