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数学设计者韩燕芳单位(学校)安阳县水冶镇三中授课班级八(6)班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对应元素的确定。采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多思、多说来充分暴露他们所遇到的矛盾.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让学生体会到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是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得出的,从而起到巩固新概念的作用。教学媒体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1.1—111.1—2理解掌握图片演示动画复习三角形和平移的知识通过演示向学ABHIABDEKFB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能重合的点叫对应点2分钟5分钟网络网络下载章节名称11.1《全等三角形》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课程内容11.1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第三学段(7—9年级)A级本节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平移、翻折、旋转是考察两三角形全等的主要方法。2.能准确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1.1—111.1—211.1—3理解了解了解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平移、翻折、旋转是考察两三角形全等的主要方法。2.能准确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选择11.1—311.1—4掌握应用演示动画练习题生渗透对应的思想让学生看动画演示,观察点、边、角学生回答、展示BEIJBGHKBA学生明白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学会应用,解决问题5分钟5分钟网络下载网络下载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包括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化解教学难点)。2、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11.1全等三角形1.观察与思考例1图1~图4例2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练习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小结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设计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过程结构开始回忆三角形、平移的知识观察图形的特点,总结全等的定义多媒体学生活动:观看、总结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对应顶点的定义多媒体学生活动:观看、总结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多媒体学生活动:观看、总结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分析知识总结多媒体学生活动:小组活动认真总结教师活动:成果评价形成性练习多媒体教师活动:鼓励、指导,反馈,矫正学生活动:自我反馈矫正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设计课外拓展迁移、提升教师活动:留下作业学生活动:课后研究结束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11.1—111.2—211.3—3知道、理解理解、掌握练习1练习2练习3形成性评价练习1练习2练习3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较少,且难度较小,节奏可以放快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