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歌剧(三)民族歌剧《刘三姐》121团一中韦俊青想一想•你看过歌剧《刘三姐》吗?主要角色都有谁?•歌剧《刘三姐》创作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歌剧《刘三姐》首演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歌剧《刘三姐》的创作曾获得什么大奖?•刘三姐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她的歌有什么特点?•歌剧《刘三姐》中都有哪些经典唱段?歌剧《刘三姐》简介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创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汇演大会改编。196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首演于南宁市。这部歌舞剧市根据壮族优美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1961年歌剧《刘三姐》拍成电影。它是我国历史上一部留给世人最深刻;最难忘;最怀念;最优秀的巅峰之作。本片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剧情(一)聪明美丽的农村壮族姑娘刘三姐善唱山歌,用歌声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因此,不断遭到地主的迫害。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飘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找寻,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鱼为生。三姐每天和村里的姑娘们到山上边采茶边唱歌。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剧情(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陶秀才、李秀才、罗秀才,但聪明的三姐凭自己的智慧和群众的支持,在歌台上把三个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从而挫败了莫怀仁的阴谋。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胁利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莫怀仁气急败坏,率打手乘船追赶,群众帮助、掩护了阿牛和三姐,使莫怀仁一无所获。阿牛和三姐在生活和斗争中萌生了真挚的爱情,他俩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为躲避莫怀仁的迫害,他们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优秀经典唱段•只有山歌敬亲人•敬酒不吃吃罚酒•心想唱歌就唱歌•世上哪有树缠藤谈歌剧《刘三姐》乔羽千百年来,被广西一带劳动人民称为“歌仙”、“歌祖”、“造歌之人”的刘三姐,今天以她独有的艺术光彩,闯进了歌剧舞台。首先,它让我们在歌剧舞台上,看见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以山歌作武器,向着封建统治者奋勇冲杀的闯将。山歌这把七首,她用来是那样锋利,那样得心应手、锋刃指处,真是所向披靡。这种闯劲,这种斗争精神,使人振奋,使人神往,使人感到痛快淋漓。我们的戏剧舞台上,不乏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但是刘三姐这员劳动人民的闯将的出现,却独具声势,独具丰采。以致使人感觉她不是平平常常地走上舞台,而是出人意料地闯上了舞台。以她为主角组成的阶级斗争的画面,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色彩。谈歌剧《刘三姐》二其次便是她的歌。那些千锤百炼、掷地有声的山歌.作为歌剧的唱词,层出不穷地送入观众耳中的时候,赢得了观众们异口同声的赞美。民歌的好处,是大家都知道的,那是劳动人民的粒粒珍珠,片片匕首,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喜怒哀乐创造出来,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在诗的艺术上经常成为人们学习的范例。但是这部歌剧里,那些散在各处的粒粒珍珠,却获得一个完整的生命,为刘三姐这个人物传神,化成了刘三姐这个人物的血肉。很艰设想,离开这些民歌,怎么可能精确地塑造刘三姐这个人物的艺术形象。在这部歌剧里,那些表达劳动人民斗争精神的、直刺封建统治者的胸膛的片片匕首,被铸成了重武器,更有力地轰击着封建统治的大厦。谈歌剧《刘三姐》三这些民歌再不是小画幅了,它构成了一大幅表现阶级斗争内容的完整的画卷。能够抓住这个题材的特点,这样充分地运用当地存在的大量民歌素材,表现了广西同志们的艺术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也是一种闯劲。这一闯,闯得好,把歌剧艺术的天地闯得更宽阔了。同时,这些民歌的运用,使歌剧观众们满足了渴望巳久的文学欣赏上的要求,我认为也是这部歌剧受到热烈次迎的重要原因。见其人,人是这样性格鲜明,风格独具;闻其声,声是那样铿锵有力,一呜惊人。这也无怪《刘三姐》的演出,把观众引入了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境地,而得到同声赞美了。民族歌剧《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