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局执法责任制建设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局执法责任制建设,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促进全局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构建和谐的执法关系,根据《XX县区执法责任年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实现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XX县区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树立公正、高效、和谐的执法理念,打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巩固执法责任制工作已取得的成效,为促进城农业经济安全、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总体目标和要求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执法权限和责任,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促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年11月基本实现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即实现一个目标,建立“六大机制”,实现“十化”要求。一个目标,就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执法”的目标,达到“业务流程标准化运作、工作环境标准化塑造、队伍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绩效标准化考评”;“六大机制”,就是建立完善“目标管理机制、执法责任机制、公开透明机制、考核评议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六项机制;“十化”,就是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案卷规范化、执法培训经常化、执法内容公开化、执法裁量标准化、执法过错追究常态化、执法监督制度化、执法考评科学化、执法运行信息化。三、建设内容第1页共5页按照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要建立“六大机制”、实现“十化”的具体要求,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以下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的各项配套制度。1、建立健全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制度。建立健全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制度,明确行政执法主体、设定的原则、条件、审批机关、审批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依法核准、界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及其执法职权、执法依据;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委托执法的主体、权限、程序等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执法权限法定化。编制执法权限目录,规范执法行为,彻底解决各部门之间越权执法,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的问题,形成谁执法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2、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将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明确其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及执法人员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执法责任,使执法责任明晰化。形成执法人员对站长负责、站长对分管副局长负责、副局长对局长负责、局长负总责的执法责任明晰化的执法责任机制。3、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程序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时限以及告知与回避、集体讨论、立案审查等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在确保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遵守法定程序、履行法定职责的同时,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救济权等,使执法程序透明化,执法行为规范化。4、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执法证件的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接受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并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后,方可上岗执法的规定,杜绝无证上岗执法,保证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同时结合本部门实际,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纳入经常化管理的范畴。5、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以职权运行流程图或其他形式,将农业行政执法第2页共5页主体法定的执法依据、程序及委托执法事项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等内容向社会公示,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推行阳光执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6、建立健全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