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三步球教学课时计划——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姬彦忠教师简介:姬彦忠,男,1976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从教以来致力于体育教育教学研究:1.所授《三步球射门练习》、《废旧轮胎的利用》、《少年英雄小哪吒》等课,获省优质课一、二等奖。《三步跳起射门技术》荣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一等奖。2.主持研究的《三步球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获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步球项目后续研发》获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快乐三步球的研发与应用》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并汇编出版。编写的《三步球理论与实践》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有多篇体育教学论文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等报刊杂志。3.《快乐三步球》科技实践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设计的《新兴三步球系列教具》获国家自制教具二等奖。研发了“五人制足球组合球门、简易跳跃练习器”等多项体育器材。曾获濮阳市“青年科技奖”,濮阳市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先进个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教学设计三步球运动是濮阳市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研究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的一项有益尝试。一、教材分析三步球运动是一项用手进行传、接配合,三步之内必须完成传、接或射门动作的新型球类运动。三步球比赛是一个由两队各出场6名队员参与的球类活动。目的是将球射进对方球门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在比赛中队员可将球向场内的任何方向传、抛,可用除小腿和脚以外的任何部位进行传、接、射等动作,可以持球向任何方向跨、转两步突破,在第三步落地之前必须传球或射门。它主要包括:移动、传接球、断球、射门、守门等技术及战术。本课是单元计划(共八课时)的第二课时。它主要针对传接球技术中的移动传接球进行指导教学,在学生练习中强调配合协作,体验成功和快乐,从而更好地达到三步球“配合才能前进协作才能成功”的设计理念。二、教学构思1.本课学习方式主要以接受式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相结合,在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完整认知和学习移动传接球动作后进行模仿练习,另外以体验过程为主,结合小组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增长实践经验,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性学习。2.教学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诊断性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移动传接球动作而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鼓励性、进步性评价来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3.设计本课的准备部分时,采用了“巧躲妙闪”这样一个融合三步球移动、传、接、断等技术的综合性游戏,把已学的运动技术游戏化,从而解决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枯燥乏味。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教学内容自然过渡,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三、教学组织与方法1.本课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和目标,运用同质分组,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整节课都围绕移动传接球练习这个学习中心,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课开始时进行熟悉球性练习,个人自由展示或组合练习,然后进行“巧躲妙闪”综合游戏活动,既是热身过程,又是对三步球技术的复习。2.我们充分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带领、带动全组学生积极进行学习和锻炼。老师利用正确的示范和准确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明确的了解自己的学练要点。3.主教材三步移动传接球技术是本课的重点,练习时两人的传接过关、移动传接、不同距离、增加防守队员等不同层次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选择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建立分层教学基础,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营造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4.利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评价互动的组织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欢乐互助的氛围下掌握三步移动传接球技术动作,达到“玩中学,学中乐”的有效学习的教学效果。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三步球教案年级:小学五年级人数:64人教师:姬彦忠指导教师:刘俊凯教学内容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掌握移动传接球技术,15%的学生学会基本传接球技术,充分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及投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