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元代山水VIP免费

中国元代山水_第1页
1/26
中国元代山水_第2页
2/26
中国元代山水_第3页
3/26
中国元代山水元代在绘画方面接承唐宋,并有了明显的转化。这一时期的重大突破是文人画开始以书法用笔。山居图较多,多表现:“疏于人事”的态度。风格上强调水墨写意。元代山水的艺术水平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元初以赵孟頫家族影响最大,其次是钱选、高克恭、郑思肖、龚开等.之后是元四家,即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元代山水画在他们的绘画实践中演进.赵孟頫赵孟頫,1254年生,1322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他提出:画贵有古意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赵孟頫传世作品《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秋郊饮马图》《幼舆邱壑图》《江村渔乐图》《鹊华秋色图》该画以水墨为主,间用青绿色,作者通过对济南郊区的实地观察,画面中的州渚平川草社茅屋,以及红树芦荻,成功地体现了深秋时节的气氛,既有写生的特征又有古意和笔墨情趣的创新,“风尚古俊,脱去凡境”。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黄公望所为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又受赵孟兆熏染,溶合对自然实景之感受,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简意远,超逸有致。论者以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其画作逾百幅,现存者尚有《江山胜览图》、《皤溪渔隐图》、《芝兰室图》、《雨岩仙观图》、《天池石壁图》、《陡壑密林图》、《秋山幽寂图》、《浮岚暖翠图》、《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富春大岭图》、《仙山图》、《秋山无尽图》等。著述有《大痴道人集》、《写山水诀》、《论画水山》等《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刻意打造境界,笔墨洗练苍润,生动地描绘了富春山美丽诱人的景色。其运笔用墨挥洒自如,长短皴擦交错刻画山石,湿润秃笔描绘沙滩,疏密有致。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黄公望《水阁清幽图轴》吴镇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巩兴,擅画水墨山水,又长墨竹。人物、杂卉随意点染亦能超尘出俗。山水师董源、巨然,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其山水画中常点缀渔夫垂钓者,每以彦波钓徒自居,借以表达遨游江湖不受世俗羁绊的士大夫生活和清高孤寂的理想境界.吴镇《秋江渔隐图》《渔父图》虽然吴镇自题仿五代荆浩《渔父图》而作,但该画却体现了作者自己的风格特征。芦花寒雁图吴镇立轴绢本墨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83.3厘米横27.8厘米此图画远岫平溪、石滩丛树。溪中芦苇丛生,扁舟一叶。一人坐舟中抬头眺望,两只寒雁翱翔水面。芦苇渔舟用细笔勾描,远树滩头随意点染,笔法灵活,水墨湿润,意境幽深。画法与《渔父图》差不多,依然是用柔润的线条勾写,再加以披麻皴,罩一层淡水墨。淡水墨略分浓淡,以区分山石的凹凸向背。吴镇最为其明显特征是运用愈远愈高的构图手法。洞庭渔隐图吴镇立轴纸本墨笔纵146.4厘米横58.6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松树坡石,平溪远岫,渔翁垂钓。图中山峦先勾出轮廓,后用干笔皴擦,浓墨点苔。松针用细笔勾画,圆浑不板,树干画的苍劲有力。构图采取一河两岸的形式,疏密、远近相间,静中求动,是吴镇山水画的优秀之作。倪瓒倪瓒(1306—1374),字元镇,号云林,原名珽,字元镇,又字玄瑛.他的绘画体现了元画“高逸”的最高峰,而他的“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也最能道出元代绘画的精神。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倪瓒画面的特点是:冰清静洁其代表作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水竹居图》、《虞山林壑图》、《江岸望山图》、《雨后空林图》、《幽涧寒松图》等。该画充分展现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元代山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