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形性质的探究婺源县江湾中学曹任华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筝形的定义及画法,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筝形,并能通过观察、猜想、证明、归纳总结出筝形的性质。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找出画图的方法,并能利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性质的猜想和证明。3.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找出筝形的不同画法,并会用不同的思路探究和证明筝形的性质。4.情感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筝形的性质的探究及运用。教学难点:筝形画法的引导,筝形性质的证明和运用。教学过程:一.欣赏风光图片,轻松课堂气氛。通过一组漂亮的篁岭景区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然后进行自我介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二.由背景图片,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请回到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跟这上面的某些四边形有关。三.揭示课题《筝形性质与判定》师:看了课题,由“筝”字你会想到什么?生:风筝。师:(出示风筝图片)那你知道什么叫筝形吗?生:不知道。师:(在屏幕风筝图片上构画出筝形)你能说说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点吗?生:两组邻边分别相等。师:对。我们把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BC。问题1.你能自己画一个筝形吗?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提示或启发。如:①你可以先画出图中两条相等线段DA=DC。(可直接用刻度尺,也可用尺规)此时另外两条相等的线段怎样画更方便呢?②若连出对角线AC,由DA=DC你想到了点D会在哪?同理点B呢?这样我们可以先画线段AC,再作出它的中垂线…画法举例:任意画两条线段DA、D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并连接BA、BC,则ABCD就是一个筝形。师:现在,请各组同学用小剪刀把你所画的筝形剪下来。问题2.你能通过测量或折纸等方法发现它的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生1.利用量角器可量出∠DAB=∠DCB。BCAD生2.沿BD对折两个部分(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可知∠DAB=∠DCB。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若我们把两条对角线AC、BD分别连起来,你能有什么新发现?问题3.设上述筝形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AC、BD会有怎样的性质?提出你的猜想。你会证明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最后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归纳小结。猜想1.AO=CO。因为由△ABD≌△CBD可得出∠ABD=∠CBD,再加上BA=BC,OB=OB通过SAS公理可证出△AOB≌△COB,所以AO=CO。猜想2.BD⊥AC。因为刚才已证△AOB≌△COB,所以∠AOB=∠COB,又因为∠AOB+∠AOB+∠COB=1800,,所以∠AOB=900,即BD⊥AC。猜想3.BD平分∠ADC和∠ABC。因为△ABD≌△CBD。师:能否说筝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呢?为什么?生:不能,因为OD≠OB,所以不是互相平分,而是BD平分AC。师:刚才大家表现很不错,通过我们的观察、思考、猜想和证明,我们对筝形有了较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能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总结一下筝形有哪些重要性质吗?①筝形的两组邻边分别相等。②筝形的一组对角相等。③筝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④筝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并且这条对角线还平分一组对角。四.拓展提高。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F是OC上另一点,连接DF、EF.⑴判断四边形DOEP是否为筝形?⑵猜想DF与EF有何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⑶除了四边形DOEP为筝形外,你能在图中还能找出其他筝形吗?分析:此题利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先得出PD=PE,再由HL公理证得Rt△POD≌Rt△POE,从而得出OD=OE,由筝形的定义不难得出四边形DOEP为筝形。第(2)问通过△FOD≌△FOE或△FDP≌△FEP均可得证。证明⑴ OC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PD=PE PO=PO∴Rt△POD≌Rt△POE(HL)∴OD=OE∴四边形DOEP是筝形。⑵ OD=OE又 ∠AOF=∠BOF、OF=OF∴△FOD≌△FOE(SAS)∴FD=FE。⑶四边形DOEF、四边形FDPE都是筝形。五.生活链接。BADCO1.除了在风筝上我们能见到筝形外,你还能例举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