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古诗名句提高语文素养孙士权古诗名句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精华,有的诗句描景绘物意境深远;有的抒情叹怨传达心声:有的托物言志寄寓深刻;有的说理浅出哲思深遂:还有的妙笔点睛一语惊人等等。中小学生多加学习对提高语文豢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我国古代这丰富繁多的文笔之精华,用什么方法来记诵学习更科学呢?学好古诗名句对提高语文素养又具体有哪些作用昵?古诗名句类集学习是一条好途径。一、古诗类学习能培养学习兴趣增加语文积累。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古典诗词精品数不胜数,无论是民间歌谣还是文人创作都内容丰富、艺术性强,值得后世学习记诵。如何使中小学生以有限的时间记诵更多的诗词佳句,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蒙学书中就已有象《增广贤文》等集句学习的先范,受此启发,我们将古诗名句按其所写内容进行归类收集让学生记诵效果很好。特别是古诗词中写景绘物的尤其多,如春、夏、歌、冬四季景观,风、花、雪、月自然景物,梅、竹、兰、松托物言志等佳句,将其整理归类,学生学起来兴趣倍增。同类记诵.触一忆三;同类比较,愈知其妙。如诗中春: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②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①句写春晓鸟鸣,以欢衬惜;②句写晚春花繁,拟人活现;③句写春色满园,意境凸见:④句写舂花护花,乐观向上。这些写春诗句,学生记诵在心,既可品味古诗佳句之韵味,亦可仿学迁移写今文,还可引用自如于作文中。这样丰富了语文积累,提高了其自身的语文素养。二、古诗类学习可以激发想象丰富情感。在古诗描景绘物的句子中,以同一事物着笔写诗作句.因其视角不同立足点不同,写出的意境也各不相同。归类学习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同一描写的事物,可以根据诗句内容的侧重和该诗创作的背景去展开联想,再造形象。学生在脑中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从而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如诗中花一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第一句想象重阳之日,共赏菊花;第二句联想雨后花繁,喜不自禁;第三句无奈花落,透露出作者惜春无聊;第四句的牧童遥指,让人精爽望外。古诗句中抒情的句子,更是古代人民生活情感的自然流露,友情、亲情,悲欢离合,丰富至极。将诗句归类一起,引导学生去体会,使学生更加认识民族先祖的情感,族人知情达理的文明渊源,感受着中国人孝敬、和善的美好品格。且看亲情的表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呤》)是母爱慈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手足情深;“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是父母之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则是弟恨兄之残!三、古诗类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将同类诗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赏,是提高学生赏析水平的一种良好方式。鉴赏诗词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深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句的意境美。诗中所描写的对象同类,展开联想有着相同的触及点;而诗句内涵不同,又使我们创造出不同的意象,再生不同的意境。以含“水”诗句为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所写的是平阔的湖水,追慕的女孩,在水对面,体现着一种朦胧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所写的是汹涌的海水,壮阔无边,展示着曹操博大胸襟,气魄雄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写的是山间弯曲的溪流,欲扬先抑,意境深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所写的则是暖春江水,江中鸭子因长年生活在水中“先知”“春江水暖”,诗句蕴含人生哲理。而写法上,诗句将艺术美和人生哲理融合而成为一体,不仅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这样,用同类诗句比较赏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