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小马车》导学案设计潘村小学燕湘琴学习内容:1、学唱歌曲,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2、学习音乐知识“渐强记号”、“渐弱记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与渐弱。2、能力目标:(1)能用轻巧、欢快的声音和情绪表现歌曲。(2)能大胆创编歌词,培养创新精神及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1)能通过分小组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2)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学习重点:1、能清晰咬字、用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轻巧、欢快的声音和情绪表现歌曲。2、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学习难点:1、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2、了解旋律线的走向,初步感受旋律线的起伏。3.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设计理念: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出和谐氛围。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3、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学习方法:发现法、实践法、情境导入法课堂准备:教学图片、节奏卡片、多媒体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殿堂!音乐殿堂里会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会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轻轻的闭上眼睛,一起来听一听!(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音响效果)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交流所听到的声音。师:请你再仔细的听一听“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设计意图】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渐渐的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渐渐的变小了,这样的变化在音乐中用“渐强”和“渐弱”来表示二、合作探究,学习新歌1、初听全曲(教师范唱)师:今天呀,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中哪两句体现了渐强和渐弱的感觉?【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体会歌曲中渐强渐弱的感觉。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并学习节奏。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种渐渐的变化,我用拍手表示,请你们用其它的肢体动作表示,我走到谁面前就请你站起来试一试?【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歌曲的主要节奏型,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卡片出示节奏型①4/2××××∣××××∣××∣×—‖②4/2××××∣××××∣××××∣×—‖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如拍手,跺脚,弹舌等表现渐强渐弱的过程。(单独表现)3,再听全曲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在渐强渐弱的地方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集体表现)4,感受歌曲旋律线。(师生一起画旋律线)教师指导学生用“la”轻声模唱并画出旋律线。5,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1)师生接龙读歌词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接龙游戏,老师来读小马车奔跑的部分,请你们来读其它部分。(2)师生交换角色继续读歌词,边读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歌词的过程中再次感受渐强渐弱的感觉。6、精讲点拨,歌曲处理。【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唱会歌曲后,指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以及力度,注意渐强渐弱的唱法并且注意吐字咬字要清楚,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从而体现本课的重难点。(1)教师评价。(2)学生互评。三、课堂巩固,拓展延伸。1、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将学生分为歌唱组和乐器组表现歌曲,乐器组的同学在渐强渐弱部分用双响筒表现马蹄声。2.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分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并展示出来。(1)分小组演唱。(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歌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等)表现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造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歌表演使学生更能融入意境中;用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