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可能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一、首先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和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能性的大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使感性的认识提升为理性的认识并进行抽象的语言描述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以游戏、实验等形式进行,通过想一想、摸一摸、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些事件一定发生,有些事件可能发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摸球游戏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描述。能力目标:让学生亲历摸球游戏、转转盘等活动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猜测和推理能力。情感目标:汲取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让学生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三)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难点是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四)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乒乓球、盒子、记录表、圆形纸片等。二、接下来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法上我选择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我力求体现在玩中学、学中悟的思想,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三、现在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设置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我问学生农夫可能再捡到一只兔子吗?同学们大胆猜测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看来事件的发生不只有可能而且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究有关可能性的问题”(板书:可能性),从而顺得的引入新课。通过用寓言故事引入新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个环节,活动体验、探究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置身于一定情境中经历、感受知识最终掌握知识。1、体验一定、不可能。教学时我出示装有三个黄球的盒子,问学生:老师任意摸出一个球你们猜一猜老师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同学们说一定能摸到黄球(板书:一定),因为盒子里装的都是黄球。这时我又出示装有白色、红色、黄1色三种颜色的盒子,问学生可能摸到蓝色的球吗?为什么?学生很肯定的说不可能摸到蓝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没有蓝色的球。学生通过这种体验感受到不管摸不摸都是肯定的,这种肯定的现象属于确定现象(板书:确定)。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加强了学生对可能性中一定、不可能两种情况的理解。2、体验可能。首先我让学生初步猜测盒子中装有9个白球、1个黄球从盒子里随意摸出一个球,猜一猜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学生说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板书:可能)那摸到白球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次数多呢?学生猜想后我提出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测。接下来是操作实验,对儿童来说操作实验是很有吸引力的。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摸球,边摸边记录,每摸到一个球就记录一次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球放回盒子内再摸。学生兴趣盎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最后是分析验证,根据各小组汇报游戏结果,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所得数据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摸到白球的次数多,摸到黄球的次好少,我又问:为什么会摸到白球的次数多,摸到黄球的次数少呢?学生回答:因为盒子里的白球个数多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板书:可能大),而黄球个数少,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小。(板书:小)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推理得出摸球的可能性大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