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1、动感第一——班级心理辅导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⑴活动与发展是团体辅导的生命和动力所在,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⑵只有活动才能构建以受导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⑶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水平;⑷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角色情感,也有利于学生选择行为模仿标准。⑸在操作上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活动板块。●为什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常常用角色扮演或小品?☆人的心理问题离不开特定的生活场景;☆学术界认为,心理剧的诞生(莫里诺,1920)在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发展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团体辅导的重要开端。●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团体讨论☆脑力激荡术☆涂色☆故事接龙☆辩论赛☆家庭树☆抢答赛☆角色扮演☆填字找字☆哑剧☆AB剧☆句子完成☆游戏☆优点轰炸☆意义连线☆赠送礼物☆行为训练☆密码翻译☆韵律活动☆镜中人☆想象画☆自由联想☆放松体操☆走跳棋☆信件会串☆自画像☆时空隧道☆走迷宫☆制作卡片☆制订计划在小学和幼儿园多用游戏辅导,在初高中提倡游戏辅导。△游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游戏是一种行为,一种情境。游戏对儿童心智上统整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的细微功能可以表现为帮助婴儿认识父母的脸;它的宏观功能可以达到思考整个地球的环保问题的解决策略。它可使儿童人格特质的组合达到自动化从出生到为人父母的成人期,这样的心智统整功能都在继续发展。△如果要预防儿童产生问题,那么最好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儿童有更多的游戏机会。△游戏是学生包括成人普遍喜欢的活动,关注和参与游戏是人的天性。有益的游戏能给们带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游戏的特点是——☆创设了一种情境,并可将情境组合成有意义的“产品”;☆过程中充满欢乐;☆主动参与;☆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没有特别标明的学习目标;☆不会有输赢的心理负担;☆有“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的种类——☆协助交往的游戏;☆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游戏;☆促进学习效果的游戏;☆增强耐挫力的游戏;☆增强自我意识的游戏。等等。△游戏不等于游戏辅导,因为辅导是有明确目标和明确设计的,并不是每一个游戏可以称为是一种游戏辅导。游戏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选择游戏---学习规则---观察行为---调节情绪---澄清讨论(关键)---再来一次。2、情境体验——班级心理辅导要从情境体验开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活动设计要尽能生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专注投入。⑴任何学习都从情境开始。⑵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⑶操作:●趣味性要考虑年龄特点;●注意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呈现问题;●角色扮演或小品要有情节及适当的道具,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3、主体感悟——班级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自我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不要教师代替学生作出决定,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助。⑴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⑵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有责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了,确保每个学生说的话不被自己或学生所误解。⑶教师绝对不要讲得太多,不要喧宾夺主。⑷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4、对话互动——互动是团体的基本特征,对话是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形式。⑴在团体辅导中,每个成员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迁移或透射、新行为的建立和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⑵互动的前提是参与。班级心理辅导必须促成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话,其基本方法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⑶讨论(对话)是任何团体辅导咨询的主要互动形式(课程、教学、辅导都是对话,对话中心)。5、和谐有序——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因此,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⑴林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