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小课题申请表课题负责人郭红艳学科体育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二级年龄28参加工作时间2008.7工作单位镇坪县曾家小学联系电话15355399987邮箱Gh_ya@163.comQQ/博客369798410课题名称小学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实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学习与工作简历2004.9—2008.7陕西理工学院2008.9—至今曾家小学任教课题其他成员(最多5人)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学科学历工作单位陈安东1982.11小教二级音乐本科曾家小学黄俊1981.11小教二级体育专科曾家小学1选题缘由一、研究的意义价值及必要性素质教育角度: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弘扬都把合作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合作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谈”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科学课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实验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学生成长发展角度: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小组式的合作实验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多数讨论只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有的小组合作实验时积极性很高,可一旦让他们汇报成果时,有些成员就自顾自,不知道做实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了;有些成员在合作实验的过程之中,只是扮演一位听众,甚至有些连观看实验的好奇心也没有,只是很别扭地坐在那里;有的小组成员会因为相互之间的一点不协和,彼此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实质上这一争论跟本次的实验毫无关联;也有的小组成员在实验的过程之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汇报员在汇报成果时似乎一点也没有提及团队成员的功劳,不免让这些成员有些失落……因此,有人游离、有人反感、有人无奈……研究一、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小组合作就是为完成某个任务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一起分工合作。小组合作实验,在科学课课堂上是一项主要的策略,即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二.其研究内容包括:(一)研究目标:2设想理论目标从理论角度明确小组合作实验要求。教育目标充分开发小组的学习潜能,确实提高合作实验的质量。学生目标促进小组合作实验参与投入化、人情味、优质化。(二)研究方法:本课题开始阶段主要采用调查和观察法,分析小组合作实验流于形式的成因;之后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文献法,将在教育教学的行动中不断反思和研究,写作教育案例;并及时总结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实验有效性策略。(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13.5-2013.6)准备阶段:调查分析小组合作实验流于形式的原因。1、将采用调查的方法,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小组合作实验流于形式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进行分类。(1)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2)没有科学组建学习小组。(3)缺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缺乏加强教师指导和帮助作用。(5)缺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2、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有效性的理论与经验《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地团队》《现代教育科学》《生态课堂教学指南》《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苏霍姆林斯基的100条建《陶行知教育文集》3、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完成学习资料综述。4、根据资料综述和自己的工作实际,设计研究计划,写出研究方案。第二阶段(2013.6-2014.6)全面实施阶段——课题研究实践过程1、寻究小组合作实验流于形式的原因,总结分析,反思提炼。2、探索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实验有效性策略第三阶段(2014.06-2014.07)课题结题阶段——课题研究总结提炼过程,通过个案,积累探索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四)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3研究教案与案例分析。研究汇报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