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填涂在答案卷相应的位置。每题4分1、下列说法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二、非选择题2、2009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些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一切顺从自然3、下列成语中都蕴涵着一定的哲理,请选出与其它三个成语所蕴涵的哲理完全不同的成语是A.一念之差B.先入为主C.心想事成D.沧海桑田4、2009年2月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指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展是贯穿始终的关键,加快发展,就必须科学把握发展的规律,这是因为A.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B.科学把握了发展的规律,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C.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它的惩罚D.运动和规律是不可分割的5、“相信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个观点A.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D.主张科学研究应该脱离知觉主体6、2010年10月,台风“鲇雨”登陆台湾,虽然台湾方面积极应对,但还是给台湾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见A.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客观性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化害为利D.人类可以对自然现象产生影响7、在“神州七号”航天员出舱过程中,曾出现误报“轨道舱有着火点”的情况。但当时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可没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那么紧张,因为他们清楚,在没有空气、没有氧气的真空环境中,是不可能着火的,那肯定是一个误报。可见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需要条件的C.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D.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8、与“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包含的哲理意思相近的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9、“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10、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分歧,实质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C.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12、2010年广州亚运会官方组织者表示,如果开幕式当天有雨,将进行人工消雨作业,保证亚运会的正常开幕。这说明A.人能够改造规律B.规律具有客观性C.人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D.人能够消除规律的影响13、暴雨、台风给我国一些省份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渔业、农业、旅游业等行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暴雨、台风这一自然灾害,人们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预报,做好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台风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雨水蓄积进行灌溉等。(12分)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哲学道理?2